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聯系我們
技術文章
進口音響的選購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0-12-07點擊:287
自從1958年呈現了商品化的家用雙聲道平面聲聲響系統以來,由于能夠取得一個位于聽音者前方的二維聲場,就像坐在音樂廳的座位里觀賞舞臺上樂隊的演奏或演員的演唱,所以它作為純聲響規范格式而持續至今。
在前段時間家庭影院風行一時之際,很多人非常擔憂純聲響的出路,但是傳統的雙聲道Hi-Fi聲響并沒有在家庭影院的熱浪中消亡,最近以來反而略有升溫的跡象,君不見百元以上一張的正版CD碟非常熱銷就是很好例子,而國內外的硬件消費商也不失機遇地推出許多Hi-Fi器材供發燒友選購。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國產影音器材大展”上多數廠商和參觀者對Hi-Fi器材愈加關注,而家庭影院似乎沒有昔日那么繁華了。
這種現象如何解釋呢?臺灣聲響界名人劉漢盛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今日的AV族必然有很大的比例成為聲響族。沒有一個人會每天看影片而不膩煩,但是很多人能夠每天聽音樂而不膩。音樂帶給人是輕松的,是抒解壓力的,是能夠在做事時同時觀賞的,而這些特性都是人類的根本需求。只需AV看膩了,自然就會轉到音樂來,這就是商機。
目前市場上的Hi-Fi器材種類很多,價錢相差很大,面對如此眾多的Hi-Fi器材特別是進口產品時,如何才干以相對較小的代價得到效果最好呢?有一套值得玩味的組合呢?置信這是許多人所關懷的問題,筆者以為無論如何組合聲響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用合理的價錢買到名副其實的器材;
二是器材的合理搭配;
叁是系統的合理調校。
用合理的價錢買到名副其實的器材
筆者記得以前施又麟教師在講述專業聲響的選購時就談到這個問題,其實這對家用聲響同樣適用。普通來說,在準備購置聲響器材時,發燒友應該有明白的想法,聲響器材到底是選什么層次?是提高檔、中檔、高檔以至是超高檔都要心中有數,只要層次定下來之后才干停止品牌的選擇。目前有不少初入門者,連這樣重要的問題都沒定下來就開端調查產品,是不太適宜的,很可能給聲響店的停業員說得一頭霧水,不知要聽哪一家的,或是渾渾噩噩地買了不適用的器材。下面就市場上的狀況向讀者引見一下進口聲響器材的品牌和產品的有關信息,理解這些后,就可能防止買到價、質(并非指質量問題)不相符的產品。
超高檔Hi-Fi聲響產品:通常,人們將此類家用聲響稱為Hi-End或極品器材,無論是音箱、功放或CD機,都有Hi-End產品。
Hi-End音箱均非常昂貴,其價錢普通從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即便是一對入門級Hi-End書架式音箱的價錢也要2萬元左右,例如近來非常走紅的B&WNautilus(鸚鵡螺)805音箱就是典型代表。
Hi-End音箱主要有以下四品種型:第一種是由Hi-End音箱廠家消費的產品,這種廠家普通范圍不大,以美國廠商居多,產量也不高,他們只消費高價位的極品音箱,例如美國Avalon、Genesis、Hales、Thiel(超奧)、MartinLogan(馬丁·羅根)、WilsonAudio(威信);意大利SonusFaber(世霸);英國WilsonBenesch等廠家的產品。第二種是由音箱大廠消費的代表公司形象和實力的旗艦產品和特殊產品(留念性產品),如英國B&W的Nautilus(鸚鵡螺)、SilverSignature25(25周年銀禧簽名版);Tannoy(天朗)的Kingdom(帝國);法國JM-Lab(勁浪)的GrandeUia(至尊烏托邦);美國JBL公司的K2、CenturaGold(50周年歲念版);丹麥Jamo(尊寶)的Orile、Avance(皇冠)的Century、Dynaudio(丹拿)的Evidence等。第叁種是原來為錄音室監聽之用而設計制造的音箱,由于效果超卓而被資深發燒友在家庭里相對較多運用的產品,如英國B&W舊款的Matrix801S3和新款Nautilus801、ATC的SCM50、Tannoy的System215;美國JBL的4344MKⅡ等。還有一品種型是音箱大廠消費的高價位主力產品,如英國B&W包括上述Nautilus801在內的鸚鵡螺800系列、Tannoy的PrestigeHE系列、KEF的Reference(參考)系列、AE的AE2和AE5;法國JM-Lab的Uia(烏托邦)、MiniUia(迷你烏托邦)和Electra系列;丹麥Dynaudio的Contour3.0和3.3等產品。
Hi-End晶體管功放的保真度極高,價錢也非常昂貴,同樣以美國產品為主,像Ayre、Cello、JeffRowland(樂林)、Krell、MarkLevin
在前段時間家庭影院風行一時之際,很多人非常擔憂純聲響的出路,但是傳統的雙聲道Hi-Fi聲響并沒有在家庭影院的熱浪中消亡,最近以來反而略有升溫的跡象,君不見百元以上一張的正版CD碟非常熱銷就是很好例子,而國內外的硬件消費商也不失機遇地推出許多Hi-Fi器材供發燒友選購。不久前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國產影音器材大展”上多數廠商和參觀者對Hi-Fi器材愈加關注,而家庭影院似乎沒有昔日那么繁華了。
這種現象如何解釋呢?臺灣聲響界名人劉漢盛先生一針見血地指出:今日的AV族必然有很大的比例成為聲響族。沒有一個人會每天看影片而不膩煩,但是很多人能夠每天聽音樂而不膩。音樂帶給人是輕松的,是抒解壓力的,是能夠在做事時同時觀賞的,而這些特性都是人類的根本需求。只需AV看膩了,自然就會轉到音樂來,這就是商機。
目前市場上的Hi-Fi器材種類很多,價錢相差很大,面對如此眾多的Hi-Fi器材特別是進口產品時,如何才干以相對較小的代價得到效果最好呢?有一套值得玩味的組合呢?置信這是許多人所關懷的問題,筆者以為無論如何組合聲響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用合理的價錢買到名副其實的器材;
二是器材的合理搭配;
叁是系統的合理調校。
用合理的價錢買到名副其實的器材
筆者記得以前施又麟教師在講述專業聲響的選購時就談到這個問題,其實這對家用聲響同樣適用。普通來說,在準備購置聲響器材時,發燒友應該有明白的想法,聲響器材到底是選什么層次?是提高檔、中檔、高檔以至是超高檔都要心中有數,只要層次定下來之后才干停止品牌的選擇。目前有不少初入門者,連這樣重要的問題都沒定下來就開端調查產品,是不太適宜的,很可能給聲響店的停業員說得一頭霧水,不知要聽哪一家的,或是渾渾噩噩地買了不適用的器材。下面就市場上的狀況向讀者引見一下進口聲響器材的品牌和產品的有關信息,理解這些后,就可能防止買到價、質(并非指質量問題)不相符的產品。
超高檔Hi-Fi聲響產品:通常,人們將此類家用聲響稱為Hi-End或極品器材,無論是音箱、功放或CD機,都有Hi-End產品。
Hi-End音箱均非常昂貴,其價錢普通從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即便是一對入門級Hi-End書架式音箱的價錢也要2萬元左右,例如近來非常走紅的B&WNautilus(鸚鵡螺)805音箱就是典型代表。
Hi-End音箱主要有以下四品種型:第一種是由Hi-End音箱廠家消費的產品,這種廠家普通范圍不大,以美國廠商居多,產量也不高,他們只消費高價位的極品音箱,例如美國Avalon、Genesis、Hales、Thiel(超奧)、MartinLogan(馬丁·羅根)、WilsonAudio(威信);意大利SonusFaber(世霸);英國WilsonBenesch等廠家的產品。第二種是由音箱大廠消費的代表公司形象和實力的旗艦產品和特殊產品(留念性產品),如英國B&W的Nautilus(鸚鵡螺)、SilverSignature25(25周年銀禧簽名版);Tannoy(天朗)的Kingdom(帝國);法國JM-Lab(勁浪)的GrandeUia(至尊烏托邦);美國JBL公司的K2、CenturaGold(50周年歲念版);丹麥Jamo(尊寶)的Orile、Avance(皇冠)的Century、Dynaudio(丹拿)的Evidence等。第叁種是原來為錄音室監聽之用而設計制造的音箱,由于效果超卓而被資深發燒友在家庭里相對較多運用的產品,如英國B&W舊款的Matrix801S3和新款Nautilus801、ATC的SCM50、Tannoy的System215;美國JBL的4344MKⅡ等。還有一品種型是音箱大廠消費的高價位主力產品,如英國B&W包括上述Nautilus801在內的鸚鵡螺800系列、Tannoy的PrestigeHE系列、KEF的Reference(參考)系列、AE的AE2和AE5;法國JM-Lab的Uia(烏托邦)、MiniUia(迷你烏托邦)和Electra系列;丹麥Dynaudio的Contour3.0和3.3等產品。
Hi-End晶體管功放的保真度極高,價錢也非常昂貴,同樣以美國產品為主,像Ayre、Cello、JeffRowland(樂林)、Krell、MarkLevin
- 上一篇:音箱串聯與并聯的有關技術
- 下一篇:降低音響干擾噪聲
新聞資訊
-
2020-06-26 17:22:52SP10E 10路彩屏網絡多功能電源管理器<
-
2020-06-26 17:21:31HK-7100 影院音頻解碼處理器說明書<
-
2020-03-28 17:26:11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相關產品